目錄大綱
關於速讀
看這本書的標題,不難聯想它的內容:關於速讀。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,多少有聽過,或是身邊的朋友有上過「速讀」的課程,不外乎是教你一些技巧,像是要如何讓眼球動得比較快、一次可以看3行以上的文字等等。
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:真正掌握速讀技巧的人,似乎不多。光看身邊的一堆朋友說書都讀不完就能理解,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沒有遇到有人會速讀的。(或許身邊沒有強者?XD)
反倒是,身邊有一些很愛閱讀的朋友,讀書總是讀得特別快。
為什麼?
大量累積資料庫
這就是作者一開始要跟我們說的:累積大量資料庫,才是能速讀真正原因。
它在書裡就直接做了一個實驗
請迅速看過這段文字:
事者竟志有成
這是一段打亂的文字,但相信大部分的人的大腦,會自動理解成
有志者事竟成
原因是什麼?因為我們大腦已經有這句詞彙,所以在看文字的當下,大腦會自動去抓取既有資訊。
你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來,而是快速瞄過,就理解意思。而這某種程度也就是達到速讀了!
我們之所以可以這樣,並不是讀得很快,而是腦中已經累積這個資料庫。所以,大腦在處理輸入的資訊,就可以變得很有效率。
作者就說:當我們在速讀的時候,讀的不是書,而是大腦的資訊。
因此,想要達成速讀的很重要因素,就是多閱讀!累積大量資料庫!(即作者說的雜學資料庫)
阿,我就是想要學速讀好讓自己讀更多書,你卻跟我說先多閱讀才學得會速讀?
聽起來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,但其實不然。
速讀能力 = 速讀技巧 x 雜學資料庫(知識、資訊、經驗等)
作者就提到:很多市面上的速讀,太過執著於技巧。他們太想利用速讀,把大量的資訊快速塞到腦袋,強迫它處理,反而忽略閱讀真正的目的。
畢竟,大腦若沒有足夠的資料庫,就算快速的輸入資料(讀進去),大腦也不見得能夠有效處理。
所以,速讀能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資料庫,也就是要先大量閱讀。
好,那大量閱讀總有技巧吧。如果我想大量閱讀,但是卻讀得很慢(好比一個月一本),我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讀很多書呢?
作者在這裡就分享兩個關鍵點
戒掉將文字轉成聲音的習慣(不轉換成聲音)
速讀可說是一種「在輕鬆的狀態下看書,並保持寬廣視野的閱讀方式」
若下意識的一字一字讀過,視野容易變得狹小。而且將文字轉成聲音需要時間,眼球移動的速度也會變慢。從前面「有志者事竟成」便會發現,我們並不需要念出來,也能理解其中意思。
閱讀時不求明白內容(不求甚解)
當我們看到有意義的內容時,會不小心多花一些專注力在不容易懂的地方。這容易使視野變狹小。而且,為了瞭解文章的意義,會在閱讀時把文字轉成聲音。因此,作者建議保持保持心情平靜、先同意、並被動接收內容,較容易達到速讀。
雪球速讀法
掌握者兩個技巧,還是要透過大量累積資料庫,才有能幫助你讀很多書。作者就提出他的雪球閱讀法,讓我們練習。
方法
- 從只讀一遍,改成重複閱讀
- 重複閱讀目錄、前言和後記,再進一步重複閱讀標題、關鍵字(透過重複閱讀同一本書,累積與這本書相關的資料庫)
原則
- 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(慢慢精讀,容易讀到後面忘記前面、見樹不見林)
- 第二次讀的時候,會比第一次快
- 高速閱讀+大量循環重複閱讀,建立速讀複利效果(有點類似飛輪效應)
30分鐘閱讀一本書
- 2-3分鐘:重複閱讀目錄5-10遍
- 6分鐘:讀前言、後記10遍
- 5-6分鐘:重複讀標題3變
- 剩下15分鐘:以自己感興趣的文字、段落,重複閱讀
所有的內容都要用看的,不可以用讀的。就像是在看報紙一樣,我們不會精讀每一則報導,而是先看過標題,再針對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去讀。
快速、大量、重複閱讀,並且不要逃避看不懂的地方,就可以逐步建立起速讀的習慣。
心得
為了寫這篇心得,我又把這本書重複翻閱讀了幾遍。正好符合作者說的大量重複閱讀。透過這個過程,包括書寫的過程,又對本書有更深一層的了解。
看完這本書,確實讓我對速讀有不一樣的了解!已經迫不及待想去閱讀更多書,並且好好的實踐看看。
書裡面有很多地方我都蠻認同的,像是快速、重複的大量閱讀。讀到這裡,不禁讓我想到高中補物理的老師。他在每堂課程前,都會幫我們複習前次的內容,每教完一個段落,又從頭再複習一次。因為老師這樣的教法,總覺得自己可以抓到每一章節的重點。也因為這樣的正向循環,讓我對物理特別感興趣,讀起來也特別起勁。
我想閱讀也正是如此,當我們可以累積大量的資料庫(閱讀量大),閱讀的速度快了,也能很快累積成就感,也進一步想要多讀更多的書了!
好書傳送門
- 實體書:博客來訂購|金石堂網路書局|momo購物網
- 電子書:Kobo平台|Hami書城(月讀吃到飽)
Reader Interactions